🤔 如何通过给予孩子"犯错的空间",培养他们真正的自驱力?

给予孩子犯错的空间是培养自驱力的关键

  • 压力源于失去控制感,空间能帮助孩子恢复掌控感
  • 过度控制会让孩子浸泡在毒性压力中,破坏自驱力
  • 信任和允许犯错是给予空间的核心要素

压力是一种失去控制感的感觉。如果父母总是谨小慎微,处处希望孩子做到极致,孩子就没有空间,自驱力会被破坏。

例如,当父母因故不能在家陪伴孩子时,这本应是帮孩子找到掌控感的好机会。然而,有些父母却安装监控,试图远程控制,这反而破坏了亲子关系。

💡 正确做法示例

正确的做法是:出门时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信任你。今天你一定可以完成你的计划。没有我们在身边,你会遇到挑战,如果实在无法克服,可以打电话寻求帮助。"然后坚定而信任地离开。

当孩子可能没有完成任务时,父母不应拆穿或否定,而是温柔地询问。如果孩子说完成了,就相信他,并表达欣慰:"如果你真的完成了,那么你今天过得可真好,一定不会慌慌张张的。"

当孩子承认没有完成任务时,我们该如何回应?

面对孩子的失败,理解与引导比批评更有效

  • 不要落井下石批评孩子,这会进一步破坏他的掌控感
  • 表达理解,并指出正确的方向
  • 帮助孩子优化计划,而非否定他的能力

如果孩子承认玩耍了没有完成学习任务,不要批评他。告诉他:"我很遗憾你今天过得不好,我们每个人都有无法克服诱惑的经历。第一,在你能做到之前,爸爸妈妈愿意帮助你;第二,记住你今天玩得并不好,希望你能早日掌控生活;第三,看看你的计划是否太难,能否优化。"

🎯 空间的核心意义

这就叫做空间——我有犯错的机会,也有改正错误的力量,因为我被理解。压力没有了,自驱力会慢慢起来。

不是要给孩子所有空间,而是在生活中难以避免照看不了孩子时,把这样的时间作为孩子可以犯错的空间,并给予肯定、鼓励、包容和理解。落脚点是要给他指明正确的方向。

掌控感的形成最有助于孩子自驱力的保护。通过给予空间,我们帮助孩子找到了掌控感,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