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任究竟是孩子的安全感,还是推动他们前进的内在力量?

信任:孩子成长的核心动力系统

信任到底是属于压力系统还是动力系统?如果有一个人特别信任我们,我们感觉到的是一种解脱,还是一种力量?我认为感到力量比较多,所以我把它归为了动力系统。

信任是一种动力系统,而非压力系统,它能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力量
  • 支持孩子的雄心壮志就是一种信任,能激发内在动力
  • 支持孩子的"眼高"是信任,解决"手低"是下一步要做的事
  • 真诚的信任与表面的夸奖有本质区别,前者能产生持久力量

信任的力量:从理论到实践

支持孩子的眼高就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动力。而想办法解决孩子的手低,是下一个板块惯性系统要做的事情。孩子三岁要买五岁的乐高,不管你给他买不买,但是当你支持了而且信任了他能够办得到,动力就已经产生。

孩子三岁想拼五岁的乐高,很多父母就开始打击自己的孩子。眼高手低是少年义气,眼高手低是没有错的,手低才是问题。支持孩子的雄心壮志就是一种信任。

如何在日常言语中,避免无意间表达出不信任?

真诚信任与表面夸奖的本质区别

我曾经看到两个初二学生表达想考一等奖学金时,他们母亲的反应截然不同。一个母亲露出掩饰不住的瞧不起的笑容,生硬地说"孩子你真棒";另一个母亲沉思后说"有可能",并小声鼓励孩子"从小到大,你只要想你都办到"。

发自内心的信任,都不是以夸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我有个学生从800多名进步到600多名,父母一顿夸奖却导致她情绪低落。因为父母的开心是因为她的进步,不是因为她现在的名次。

理解,尊重和信任,它是绑在一起的。你都不了解你的孩子的骄傲,你就去夸奖他,有些时候是一种否定。

我读初中的时候,我的脚断了,一学期没去上课,当时我在我们班上的期末考试就是真的裸考啊。就考了班上的21名,我父母一我一回家,我父母就表扬我,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的情绪特别的奇怪,我对我父母有攻击的想法。

为什么父母总是难以真正信任自己的孩子?

父母不信任孩子的根源分析

父母不信任孩子主要有两个根本原因
  • 没有真正关注到孩子的成长和想法,没有捕捉到他们的变化
  • 想得太多,担心信任会让孩子骄傲或不踏实
  • 混淆了情感沟通与实际操作层面的界限

有些时候我们觉得信任了孩子,比如说信任了孩子的雄心壮志,就怕他骄傲了,怕他不踏实了。其实沟通的氛围一直都在情感交流层面,你不要怕,你的沟通能够产生什么落地的后果。

不信任的表达方式

"我不相信你能攀高峰,为什么呢?因为你有一堆毛病。"

这种方式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到被否定,缺乏前进的动力。

真诚信任的表达方式

"我信任你,最终能够攀登高峰,所以我们才要去解决你的一堆毛病。"

这种方式给予孩子力量和信心,同时明确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形成积极动力。

真正在操作的时候,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你怎么操作才是重点。这两种说法对一个人的影响差别是如此的大。就完全就一个东西,起了作用,就是信任,这是好大一股力量。

他只有在真诚的时候才叫做力量。

信任不是简单的言语表达,而是发自内心的相信和支持。当孩子感受到真诚的信任时,他们会获得前进的力量;而当信任只是表面的、刻意的表达时,不仅无法产生积极效果,反而可能适得其反。父母需要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才能给予他们真正有意义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