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每个任务都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而非无尽的压力?
评价是动力系统的关键,有评价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动力。
  • 评价提供明确标准,消除无穷无尽的压力感
  • 评价创造不确定奖赏,激发内在动力
  • 评价让教育落地,给孩子和父母都带来踏实感

评价的定义与重要性

评价是一种希望,事事有评价,孩子就事事有希望。说通俗一点,就是有判断。今天晚上你要努力学习,什么叫做努力学习?要一直学到学不动了,必须睡觉了为止吗?这就是没有评价。今天晚上这个学习问题你要解决到百分之多少?这就是一个评价,有一个盼头,有一个目标,有一个希望,他就有动力。

评价无处不在,有考试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动力。

我很坦率地告诉各位父母,这十多年来,我没有遇到一个不喜欢考试的孩子,而且他们特别喜欢那个考试的分数。如果一个孩子告诉你,他很讨厌考试,他讨厌的不是考试,他讨厌的是考试的分数被别人知道,他自己是很想知道的。

🤔 为什么没有明确标准的要求反而会带来更大压力?

无评价标准的问题

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说一些没有评价标准的话,就像刚才我说的,今天晚上你要努力学习,明天上台演讲,你要好好表现。什么叫做努力学习?什么叫做好好表现?一旦一件事情没有评价,你不要认为就没有压力。反而压力巨大,为什么呢?因为这件事情就给人的感觉是无穷无尽的,是让人疲惫不堪的。

无评价标准的危害
没有明确评价标准的任务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巨大,因为任务看起来无穷无尽,没有终点,容易导致疲惫和放弃。

我举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就是孩子的计算能力比较弱,很多父母就告诫孩子,你要多练计算题。当孩子坐在写字台前,有一天的时间,他其实也是雄心壮志的想好好的改善一下自己的计算能力,但是他面对无穷无尽的计算的时候,他不知道该干什么,因为计算的正确率,他就算再差还是不错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再有意志力也就坚持个半天。

有父母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孩子练习了半天,从书房走出来说自己要练吐了。这不是他在矫情,真的是会吐的。什么叫做练好了?不知道。

🔍 评价与惩罚,一字之差却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有评价标准的例子

那么什么叫做有评价的练习呢?孩子这里有100组计算题,每一组计算题有十道,每天你要全对一组,就算过关。过关就是一种评价,孩子心里就有底,我只要过关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这叫做希望是靠评价来完成的。

计算能力训练的评价标准
100组计算题,每组10道,每天全对一组就算过关。这种明确的评价标准让孩子知道何时完成任务,给予希望和动力。

我希望各位学员从这个例子中能够看出评价和惩罚是不一样的。什么是惩罚?惩罚是你错一道,就得做十道。评价式,你必须全对其中一组,其实效果是一样的,可是你的态度不一样,一个就是恶性压力,一个就是动力。

💡 如何将评价转化为孩子内心的希望与动力?

评价的具体应用

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免不了要给孩子提一些要求,这些要求就不能是模模糊糊的。请收拾好你的房间,什么叫做收拾好?标准在哪里?所以评价非常的重要,它是我们教育的落地,是孩子心里面的踏实。

评价非常的重要,它是我们教育的落地,是孩子心里面的踏实,而且评价也能让我们心里面踏实。

它实际上是一种釜底抽薪,什么意思呢?就是孩子如果学习了一天,我应该怎么评价他?不能够是靠我们眼睛看一看他是不是又拖拉磨蹭了,不能是靠我们的一种感觉,他今天是不是不认真了。你真要去介入他的学习,虽然我一直强调学科类学习,父母要少介入,但是如果你介入了,那么语文学科今天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数学学科今天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你达到了,我就不跟你废话,也不跟自己废话,一道题做对了就是对了一篇课文背好了就是背好了。你怎么背的?你打没打草稿我都不关心,这事儿不就变得单纯起来了吗?

评价与不确定奖赏

各位还记得我在兴趣那一节课里面讲到的有一种兴趣,来自于不确定奖赏。如果孩子面对的不是一个又一个的铺天盖地的要求,而是铺天盖地的评价的话,那么这些评价总会有那么一些能够给他带来奖赏,虽然有一些他是完不成的。所以它叫做不确定奖赏。

不确定奖赏
不确定奖赏是指奖励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这种不确定性会激发更强的动机和兴趣,让人持续投入。

回到最开始我讲的没有孩子不喜欢考试,以前我十年前啊,我们班上的孩子要求我天天给他们考试,其实就是20分钟那种代替作业的考试,我当时心里面还打鼓,我觉得孩子可能不太喜欢考试这种东西吧。但是只要你不把成绩告诉家长,不在班上公开,他们好喜欢。

对于学霸学生而言,天天20分钟的考试,他一定会有失误的,所以本来一个确定的,我一定可以获得一个好成绩,这样的一种常态就变得不确定了,你说奇不奇怪?突然就让这种学霸学生产生了得高分的希望,那种欲望就来了,因为不确定了。

对于学渣学弱而言,那简直就是救赎,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基本没看见过好成绩,但是每天20分钟有些时候又简单的不得了,他可能会拿到一个高分,到处宣扬,甚至可能是他们学业生涯中第一次感受到了,我的成绩是不确定的,是有希望的。

那种希望,就是简简单单的一种评价。

评价在目标拆解中的应用

后来我每一届带班的时候我都搞每天的小考,用来代替作业,学风之盛,你难以想象,全部都在追求一种其实别人根本看不到的东西,那个东西就是他们心里面的那种希望。

那么父母在给孩子制定任务,提出要求,甚至是在展望未来的时候,通过我们第一章压力系统的拆解,把目标拆解之后,每一个步骤都提出一个评价标准,什么叫做这个步骤完成了,孩子就会动力满满。

核心结论
评价是动力系统的关键环节,通过明确的评价标准,我们可以将模糊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目标,给孩子带来希望和动力。评价不同于惩罚,它是一种积极的引导,让孩子知道何时完成任务,给予成就感和继续前进的动力。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为每个任务设定清晰的评价标准,让孩子在不确定的奖赏中找到持续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