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通过简单的流程管理,让孩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掌控自己的生活节奏?
流程能够保证孩子学习生活的惯性。事事有流程,孩子心中就有数,对应着掌控感。当每件事情都有了固定流程,孩子只需要开始,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因为有流程在管理他的节奏,这就叫惯性。
最开始不要搞得很高大上,最开始的流程应该是极其朴素的。养成列清单的习惯,不是列计划,而是像备忘录一样的东西。
拿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不要写日期。注意所有事情的初级阶段一定要尽可能的避免干扰孩子最后失败的因素,如果你写成了计划,约定的日期,他可能会失败,失败了这件事情就很难再培养起来。
将自己能够想到必须要做的事情全部写在这个笔记本上。生活习惯就不要写,例如:
写上之后做第二件事情,就是在后面打分,最开始的时候不要去分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把它合二为一,打一个综合分数。
今天下午就要背诵一篇英语课文了,所以它是95分特别高的分,代表着我要先完成这件事情。我要学游泳,虽然这个欲望很重,可是他不太紧迫,我可以给他打个20多分,代表着我把其他重要的事情完成了之后,我可以开始考虑这件事情。
最后你就得到了一个非常简易的清单,上面列举了我最近一定要干的事情,并且后面有一个分数,我的目标就是先从分数高的事情做起走。
这是流程的前置先列清单,他看起来还不是流程,但是他会指导我们的孩子去做他生活的规划,他渐渐的就有计划性。我们总是在训练一件事情的潜质,而不是这件事情。当孩子养成了列清单的习惯,我们父母也变得特别的轻松,我们只需要偶尔去和他商量,或者去看一看他的清单,并且可以适时的提出自己的生活经验,我是怎么安排这些事情的?前后顺序生活中有什么时间可以见缝插针来完成你这个清单里面可能比较小的一个事情,掌控感也回来了,表理性也有了,孩子也不忘事了,我们的评价也能够落地了。
当孩子完全养成了列清单这个习惯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提高我们流程管理的这个维度。可以在这种事务管理中加入时间管理,就是刚才那个清单只有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可是没有考虑时间,现在我们把时间管理也拿进去。
我们把有些事情,比如说读书,可能我们可以把它固定在早上的某半个小时阅读,我们可以固定在周六周日的某一个半天,也就是我们可以开始用时间去框住这个清单里面有一些必须要做,而且常做的事情了,这个流程管理就又上了一个维度,其实这已经叫做在培养孩子的节奏。
在惯性系统概述里面就说到惯性系统,其实有两个,一个是习惯的培养,还有一个就是他生活的节奏感,当孩子已经把这个时间管理都做好了,他已经很优秀。
当孩子已经把时间管理都做好了,他已经很优秀,我们可以在清单里面,再加上可以娱乐的东西,就是我们把我们生活的娱乐也变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写在清单里面,比如说玩手机游戏。
你知道这个惯性有多强大吗?我以前有写清单习惯的孩子,一旦在清单里面出现了玩游戏,看小说这一类娱乐事物的时候,他的自控力真的是超越平常人,因为这是一个惯性,他已经习惯了按照清单上面的事物进行先后顺序的排列,并且安排好这些事情和自己的生活时间,他在自己的节奏上突然加入了一个容易让他沉迷的,比如说手机游戏,这个手机游戏会被他的那个惯性系统控制的特别好,我们在旁人看来就叫做自控力好的人,真到了那一步,其实好多事情你都不用操心。
我们在整个过程中,请留意压力系统所说的所有的概念,要求孩子列清单,是给他掌控感,而不是我们去掌控他,是他掌控事情的,不是我们掌控他的。
你没有完全领会压力系统里面所有的示弱空间等等等,拆解这些,你让他列清单,有可能又是一个沉重的任务负担适得其反。
但是如果你发现你前面的压力系统,动力系统和惯性系统的前几节课都做的特别好,你要是能够培养了孩子对自己生活的这种掌控感,你们能想象到吗?
他的学习成绩首先不会差他的人生,一定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