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的好习惯在各种环境中都能稳定运行?🤔
惯性系统中的共振原理
惯性系统中的共振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关键
- ✅ 孩子的惯性节奏需要匹配的环境共振
- ✅ 家庭氛围直接影响习惯养成的成功率
- ✅ 习惯初期最需要保护,避免干扰破坏
孩子的惯性是一种固定的节奏,但很容易被扰乱。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本身是软弱方,给他提供一个可以和他的节奏共振的环境极其重要。
孩子他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阅读习惯的共振环境
当你要培养孩子每天晚上阅读半小时的习惯时,家庭就应该营造至少适合阅读的环境。特别是在培养初期,如果孩子还在养成生活惯性的过程中,就不要去打扰他,让他的生活节奏有土壤可以培养。
为什么家庭氛围对孩子的习惯养成如此关键?
家庭共振的重要性
培养一个习惯需要长时间,当你要培养孩子某个习惯时,就要做好心理准备:我们整个家庭都要适当做出改变,以满足父母和孩子的不同频率,不要互相干扰造成内耗。
不共振的环境
你要培养孩子晨读的习惯,六点半就要起来晨读,结果每天父母八点钟才起床,这个习惯就不太容易养成。
共振的环境
培养孩子改错习惯时,整个家庭都要经常复盘,一家人热爱反思,配合孩子形成改错的意识。
避免言行不一
如果你天天说"你要改错",结果回到家沙发上一躺,对自己的错误说"算了,不管了",你就没有反思的意识,很难配合孩子改错的意识。
当外界干扰出现时,父母该如何应对?
处理外界干扰的策略
好多家庭在惯性系统前面做得特别好,最后就是因为外界因素的干扰,功亏一篑。这些干扰可能来自家里的老人、保姆,或者孩子在学校长期以来的那几个朋友。
提前规划
你要培养一个习惯可能长达半年,在最开始给孩子铺台阶时,就要开始着手掌控局面。
内部协调
如果是家里的人造成干扰,就开会解决,这是家务事,你只能尽力去解决。
外部防护
如果是学校或家里无法解决的事情,要想办法挡在孩子身前,通过语言和交流让孩子屏蔽这些干扰。
教育孩子特别像在当一个军师,你的孩子就是那个将军。
你加油去打仗,后院的事情我来帮你摆平。你打仗出了问题,我给你三个锦囊,给你铺台阶,给你拆解问题,分析问题,把地图挂出来给你看。这节课就是我要稳定你的后方,安抚那些其他的军队,不要干扰我们,拉拢我们的友军。
长期收益
当孩子的节奏感养成了之后,就不需要我们干这些事了。他能在棋牌室也能认真按照自己的节奏办事,那种力量不容小觑。
习惯养成的孩子,能在不同场合,不管有谁来干扰他,都能够认真学习。那是惯性已经养成的孩子。
共振环境是习惯养成的土壤
习惯养成初期最需要保护,就像幼苗需要温室环境。一旦习惯稳固,孩子就能在各种环境中保持自己的节奏,不受外界干扰。
从家庭共振到习惯稳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从引导者到支持者,最终成为观察者。
习惯养成的关键在于创造共振环境,让孩子的好习惯在各种干扰中依然能够稳定运行。